•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瑶医药
  • 中国式医改求解世界性难题?瑶医发展
  •   中国式医改求解世界性难题

      为了13亿人的健康明天

      --中国式医改求解世界性难题

      资料图片:4月12日,在湖南宁乡县白马桥乡卫生院,一名工作人员在药房取药。记者李尕摄

      新华网4月16日电(记者吴小军、吕诺、胡浩)短短3年间,一张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络在中国大地上铺开,13亿人“病有所医”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2009年至2011年,面对“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中国以空前力度推行以来最深刻的一轮医药卫生体制。

      没有任何成功的模式可以复制。3年来,中国立足国情,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医改道,思越来越清晰,步伐越来越坚定。

      “病有所医”:编织世界最大医保网

      资料图片:4月12日,在湖南宁乡县白马桥乡卫生院,9个月大的徐清灵小朋友在接种疫苗。记者李尕摄

      2012年初春,在青海省湟中县上五庄镇72岁的回族农民马俊寿气管炎发作,生平第一次住进卫生院。

      马老汉患了10年气管炎。过去犯病,他常强忍着不去医院。

      “去一次小诊所就得花掉80多元钱。”他说,“气管炎一犯,一只羊就没啦!”

      2011年,马老汉一家八口人都入了新农合。住院两天下来,费用总共150元。作为低保户,他交15元就行了。

      马老汉说:“我大儿子6岁时脑膜炎发高烧,没钱治病结果成了聋哑人。如今,新医改让娃娃遇上了,让咱老汉们等上了。”

      经过3年,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兜底,商业健康保险及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医保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为城乡居民“病有所医”提供了制度保障。

      资料图片: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展示一张居民健康卡(4月12日摄)。记者陈晔华摄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截至2011年底,中国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5%,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比前增加了1.72亿。其中,像马俊寿一样的新农合参保农民超过8.32亿人,增加了1700万人。城居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逐年提高,从2008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保障范围由住院延伸到门诊。

      针对老百姓最担心的“因病致贫”问题,新医改逐步建立起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其中,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纳入保障范围以来,困难家庭患儿看病费用实际补偿比例从2008年的40%提高到70%至90%。2011年,终末期肾病等6类重大疾病纳入试点范围,超过20万患者获得补偿。

      随着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三成,大幅减轻了基层群众用药负担。在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基层医卫机构综合同步推进,公益性管理体制、竞争性用人机制、激励性分配机制、规范性药品采购机制以及长效性补偿机制逐步建立。

      问道医改:努力破解世界性难题

      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破解重重困难,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药卫生体制?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中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攥紧拳头才能形成合力。

      医改涉及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综合,只有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实施机制,才能系统性地向前推进。伊始,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建立组织实施机制就已成为推进医改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总的高度重视包括医改在内的民生工程。2008年12月,国务院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领导小组,20个部门共同参加,统筹组织和协调全国医改工作。

      五指握紧,攥成拳头,才能形成合力、强势推进。医改的组织机构建设避免了部门为利益而推诿扯皮、相互掣肘,形成无缝隙责任链条,把更多的不可能变为现实。

      “卫生管理权限分割过大,是制约我国卫生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由同一个部门统筹管理卫生投入、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和医药行业管理,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认为,强化医改领导小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卫生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部门交叉、职能分散等问题,在医改工作中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看准方向才能少走弯。

      中国医改方向明确,让群众尽快得到实惠,是深化医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实现改善人民群众享有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这一根本目的,中国医改突出强调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的要求,发挥现代国家人民的基本职责。

      2009年4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意见》公布,明确医改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国务院随后公布《医药卫生体制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医改五项重点任务。

      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力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世界权威医学《柳叶刀》文章说,中国新医改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强化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尤其是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品向全民提供,促进公平性的提升,与这个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相一致,也标志着过去20多年市场化径的转变。

      削足适履不如量体裁衣。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但在中国要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必须立足国情,用中国式的办法深化医改。

      广西金秀县长垌乡滴水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缺医少药。为找到适合农村、适合山区的子,2010年金秀县在推动医改时,结合瑶医传统文化,为村卫生室添置了瑶药柜、治疗床等瑶医药诊疗设备,并聘任世代相传的瑶医为村医,全村和附近村的乡亲们有了大山里自己的健康卫士。

      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中国式医改三年间思日益清晰: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

      “三年,我们从百姓基本需求出发,从基层做起,结束了基层以药补医的历史,取得了四提高一降低的明显,让老百姓从新机制中得到真实惠。可以说,制度创新是此次医改的最大亮点。”日前,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在医改座谈会上说。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一份对中国医改的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对农村和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医改投入的一半用于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更新农村和城市的基层卫生设施,并培训全科医生。